|
咱们单坛,育儿帖太少了。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育儿心得发一发。给大伙参考参考。
我有位朋友,比我大十岁左右,孩子很优秀且已经出来工作了。对于此类人,我是羡慕忌妒恨啊。
有一天我跟她聊天,说起对孩子的鼓励教育。她说:“有什么好称赞的,学得好是应该的,学得不好就要批评。”
于是我去问她家女儿,女儿说:“对,她从来没有表扬过我,于是我只有努力做得更好,希望她能发自内心的表扬我一下,可是没有。”不是不遗憾的。
这让我想起我小的时候,特别是小学阶段,我的成绩是非常优秀的,但在我的印象当中,我从来没有得到过我父母的称赞。我想父辈们的教育理念大约跟我朋友差不多。
而我自己做妈妈,看到的育儿书籍多是采用西式的鼓励教育,对孩子要多多的鼓励赞扬。我不知道在国外,这种鼓励方式是如何实施的,或者是我们的理解有所误差。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,过份的表扬鼓励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益处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,应该有不同的表扬鼓励方式。
阿宝上幼儿园的时候,我们是把这种“表扬”贯彻执行。她一做了一点什么事的时候,我们毫不吝啬的表扬她。4、5岁之前吧,这种表扬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。因为得到了称赞,她的自信心一点点的建立起来,而且做事也兴致勃勃。但是过度的表扬,也让还没有分辨力的孩子自信心过度的膨胀。很多事情她觉得很简单,但实际上她做起来挺难,本来这对于孩子来说,是件很正常的事情,但因为她过度的自信,这样的失败给她带来了不小的打击。甚至有段时间,无论你如何的开导她,她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,她觉得她自己是个“笨小孩”。她对大人们的表扬开始不以为然。而且我觉得她开始怀疑大人们的说法。
于是我也开始怀疑我们对这种“鼓励式教育”是不是理解和执行错误了,把本来好的东西,因为理解的误差,而导向了另一个结果。
我开始收缩这样的表扬。对阿宝的行为,更多的采用叙述的方式,只是陈述这件事的事实,不再过多的表扬和批评。只有她真的做得很不错的时候(这种不错是指跟她自己过往相比)我才会给她表扬和鼓励。而且对于她的失败,我也不会做盲目的鼓励。因为有些东西,做不到就是做不到,并不是努力就能达到的。只能引导她换个方式接受。我不知道这样的做法正确与否,我只能观察她的表现,来做细节的调整。
我发现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,孩子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,而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,同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,做出相应的调整。当然这种调整的有效性,取决于我们目前的能力。尽管我们都希望通过鼓励,能更好的调动她的潜在能力。但显然如果她的基本功不扎实的话,这种能力很难调动出来。同样的,因为陈述的是一个事实,没有上纲上线的对孩子进行批评,孩子接受起来也容易,也不会打击她的自信心。她知道只是还差一点点,而这一点点的距离并不是遥不可及,她可以通过努力来慢慢接近。她知道她的妈妈会给时间她来努力。
上小学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分辨力和判断力。这时候,表扬和批评都要掌握好分寸。外婆对阿宝经常毫不吝啬的表扬。我发现对于某些表扬,阿宝是心安理得的接受,并很高兴;但对于一些表扬,她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。而这类表扬,通常都是孩子在这个年龄能做到的事情。起码在阿宝的心里是这样想,所以她会说:“这个谁都做得到啊。”
但是对于通过她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表扬,她是很珍惜的。前段时间,她的数学成绩下滑,考了一次80多分。接下来的竞赛,还是80多分,我当时跟她说:“连续两个80多分,没试过哦。”尽管语文竞赛成绩很好,总分还是没能拉上去,没取得名次。我说:“真可惜啊。”她自己也很可惜,然后她跟我说:“不行了,我得对数学加把劲,补上去才行。”加把劲的表现就是她比以前自觉了很多,总会自觉的把当天该做的练习做完,不象以前那样,边做边抱怨没有时间看书了。
接下来的考试,成绩也是直线上升。即使一下子达不到原来的成绩,也是很值得表扬的。所以对她近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,我也是大大的表扬。她自己也很高兴。对于不足的地方,即使是粗心造成的,我也不再象以前那样批评她粗心大意,我想有些事情,她心知肚明,实在不必过份强调的。她经常在这方面吃亏,她自己会长脑子的。有时让孩子犯点错,让她自己从中吸取教训,比不停的说教有效得多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,每一种教育方式我想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,要看合不合适。因材施教比生搬硬套更有效。时时的观察孩子,调整自己的方法,或许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更轻松快乐一点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