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小记者 发表于 2021-11-17 18:06:43

邓州文卫国振兴路上筑路人

“近几天很忙,除指导周边几户大棚管理技术外,我在邓州市和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的两个采摘园还要扩大规模。这不,下午就得去签租地合同。”9月5日,记者在邓州市张楼乡火龙果大棚里见到刘文秀时,他正在指导刘传顺掐花疏果。

村民夸刘文秀是乡村致富的能手,他笑着说:“我这‘一手’都是文书记带出来的。”刘文秀说的文书记,就是被当地群众称为“振兴路上筑路人”的张楼乡文营村党支部书记文卫国。

2016年秋,干了11年村支书的文卫国,看到村里仍有十几户贫困户艰难度日,看到高考后一批又一批青年撂下土地外出打工,他陷入了思考——为什么肥沃的土地富不了群众?为什么居住环境并不差的农村留不住年轻人?

经过调研走访,村“两委”干部达成一致意见:用产业留人才,用人才兴产业。

选对产业是一道坎。为了过好这道坎,文卫国带着村“两委”干部代表和群众代表,自费到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考察学习。经过筛选,大家一致决定发展火龙果种植。为摸清火龙果种植、管理及销售等方面的问题,他们先后到广东、广西等地取经。一圈走下来,文卫国写了两本厚厚的“经文”。

文营村第一书记董海斌所在的邓州农商银行,发动职工捐款15万元,帮村里建起5个火龙果种植大棚。村里动员群众承包,因为是新生事物村民们不敢承包。

怎么破题?文卫国站出来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他以每年1万元的租金,把大棚全部承包了下来。到2019年,文卫国的大棚发展到20个,年产火龙果16万余斤,纯利润30余万元,安排10余位村民长期务工。

一花引来百花开。文卫国种植火龙果成功了,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,田间地头也变成了培训课堂。文卫国趁机与前来参观学习的年轻人算效益账,还自费将种植管理经验打印成册发给他们。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,文营村及周边村发展火龙果大棚80余个。

为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,文卫国牵头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,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加入,有的还建起了采摘园、庄稼医院、农产品直销公司等,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坚强力量。村民文颜原与妻子回乡建起两个火龙果大棚,两年便收回了成本。今年,文颜原又流转土地建起拥有20个火龙果、无花果种植大棚的观光采摘园。

“今年准备再发展10个大棚,村里将在流转土地和申请贷款等方面加大协调力度,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办讲座、到田间去指导,为更多的年轻人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。”谈起今后的打算,文卫国满怀信心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邓州文卫国振兴路上筑路人

邓州市,邓州网,邓州吧,邓州论坛,邓州门户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