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图还原樊城、鄾城、邓城地望 岱之野质疑襄阳邓城遗址闲探邓城与鄾城(6-7)
一图还原樊城、鄾城、邓城地望 2014年岱之野质疑襄阳邓城遗址:闲探“邓城”与“鄾城”(6-7)2014-03-23《新浪网》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eb61eaf40101g8wp.html
参看:卧马先生根据襄阳邓城遗址东两公里沈岗墓“鄾子鼎”铭文破译发现鄾子国都鄾城后,用北斗卫星图一图还原与历史记载吻合相符的襄阳、樊城、鄾城、邓国、谷国地望。
http://img.bbs.cnhubei.com/forum/202102/03/115720zhkprh9txvh9xkkt.jpg 2021年2月3日卧马先生根据北斗卫星地图实测襄阳市团山镇沈岗墓地、山湾墓地、邓城遗址、樊城、张湾、邓州林扒镇、邓县地理方位,还原绘制出与南北朝盛弘之《荆州记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相符的、古樊城、鄾子国鄾城、古邓国古邓城位置图。 实测数据与方位,与位于襄阳樊城西北的邓城遗址之侧发现记载鄾子国君的“鄾子鼎”和“憂字城”铭文的文物考古证据高度吻合,与南北朝盛弘之《荆州记》(成书于元嘉十四年)所载:“樊城西北,有鄾城。鄾城西北行十余里,邓侯吾离之国,楚文王所灭,今为邓县。邓城西百余里,有谷伯绥之国”。与《太平寰宇记》卷145襄州邓城县“鄾城”条云:“即古鄾子之国。邓之南鄙”相符。与《方舆纪要》卷79襄阳府襄阳县“邓城”条附“鄾城”引《寰宇记》云:“鄾城在邓城南八里”等历史记载的樊城、鄾城、邓国、谷国的地理位置一致相符,成为论证襄阳市“邓城遗址”为古鄾子国“鄾城”证据链上重要的文物证据。
2014 岱之野质疑襄阳邓城遗址:闲探“邓城”与“鄾城”(6-7)
http://img.bbs.cnhubei.com/forum/202102/03/115532cqk6yt3rmyz2nnzt.jpg
http://img.bbs.cnhubei.com/forum/202102/03/115514gj6mxkzzkbuzh7d6.jpg
六、谈及邓县治“邓城”在襄阳北及东北说前,有必要以图例展示 古今从新野至襄阳的主要干道,“南襄隘道”,盖即今省道103、217址。 南襄隘道新野至襄阳段,今省道S103、S217 图示:从不少史书中得知,当有军事行动,需要从“新野”南下至襄樊地时,“邓”或“邓城”就会适时出现人们视线中。如下《後汉书》“南击秦丰,拔黄邮,丰与其大将蔡宏拒彭等于邓,数月不得进”。(黄邮在新野附近);《资治通鉴》:“庚午,魏主如新。辛巳,以彭城王勰为使持节、都督南征诸军事、中军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三月壬午朔,崔慧景、萧衍大败于邓城”。齐书崔慧景传亦有魏数万骑奄至,慧景自邓城拔军退,南出过闹沟云云;《晋书》“坚大怒,遣其子征南叡及冠军慕容垂、左卫毛当率步骑五万救襄阳,扬武张崇救武当,后将军张蚝、步兵校尉姚苌救涪城。叡次新野,垂次邓城”。 可见,汉至南北朝时的邓县治“邓城”,理应位于南襄隘道新野至襄樊线路之上。古之城镇,在军事意义上,大都扼守水陆要冲。“邓城”如在新野襄樊之间,更符合防御的层次设置。如果“邓城”就是今天的“邓城遗址”位置,那么从新野南下,到“邓城遗址”与到樊城的距离基本是一样的,南下之军可直接威胁樊城,何必多此绕樊西北“邓城遗址”地一举?并且140里路程中毫无关隘阻拦,明显不符合防御的层次。 按此推理,“邓城”当在樊城东北,南襄隘道左近,因南襄隘道就是从新野向南偏西至樊城,宏观看为直线。 与“邓城”在襄樊“西北说”之证据不明相反,东北说的证据更为明确。《水经注》、《元和志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、《读史方舆纪要》、《水经注梳》等均认可邓城在襄樊东北。 对此差异,石泉先生是这样解释的:西北之“邓城遗址”地,是秦汉、晋、南朝宋齐的“邓县”,东北是晋的“邓城县”。诚然,按《晋书》地理志,襄阳郡下有邓城县及鄾县,新野郡下有邓县。说明晋代某时段,“邓县”、与“邓城县”并存。 对此,有一个疑问难解。邓县的县治当称“邓城”,那么邓城县县治是否该称“邓城城”?抑或邓城县县城也叫“邓城”?相邻两县县城都叫“邓城”与出现一个叫“邓城城”的城,两者都是不太可能的情况。是否是唐人因时代的跨度大,资料的缺乏导致了史书的表达不准确?是否晋代并无邓县与邓城县并存的状态,鄾县与邓城县为分邓县而置?但晋及南朝各史书中,只有一个城池之名:“邓城”。七、鄾城又在哪里? 鄾在邓县南,沔水之北。古今均无疑义。甚至可以精确到在樊城与邓城之间,如《太平御览》、《艺文类聚》并云樊城西北有鄾城,。《通典》曰临汉有鄾城。 据襄阳地方考证,“鄾”在今天襄阳张湾镇老西湾。但疑问有二:1、仅凭“溜子”之地方俗语,从而推导出“鄾子”,直至“鄾”城。太过轻率。没有文献证据支持,也没有文物证据支持;2、如“邓城遗址”确是邓国都,那么老西湾之所谓“鄾”地,应该是邓之东鄙。可史书言之凿凿云鄾乃邓之南鄙。也许可以勉强把“邓之南鄙”解释为:鄾,在邓国的南部。那么邓城遗址也在邓国南部,岂不可以说:邓,乃邓之南鄙?按周礼云都鄙距国五百里,照前边那样的解释,都鄙岂不是要跑到国外去也。其实,鄙是相对国都而言,而非相对于整个国土。“邓之南鄙”,可训为“某(邓)大夫的封邑在(邓)国都的南边”。因此,如果邓城遗址乃邓国都,襄阳老西湾地必非鄾城,反之老西湾为鄾地,邓城遗址必非邓国都。 但是,如果邓城遗址确定为邓国都,其南就是汉水北岸。数里之狭,如何再容一个大夫之封邑?而鄾又确定是在这一带。那么是否可以认为:邓城遗址就是鄾城?我以为是可以的。因为,把现在史学界对邓城遗址的所有考古解释,转放在“鄾城遗址”上,也可讲通。 关于鄾城,必须提到王士性。世人皆知郦道元、徐霞客为自然地理学之大家,也当知王氏为人文地理学之鼻祖。王士性,明代浙江临海城关人,在其《广志绎》一书中提到鄾城:“关羽围曹仁于樊城北...又有楚昭王、庄王、淳于髡、黄宪、刘表等墓,鄾、酂、舂陵等城”。 古酂城遗址在今老河口市西北隅,古舂陵城遗址在今枣阳吴店,此二城的特点是非纸上传说,确为实地遗迹。那么在王氏眼中,鄾城,也是遗迹。他亲身游历了一处古迹,并断此地为“鄾”。王氏所见这处遗迹,必然是现在的“邓城遗址”。樊城西北十余里是鄾城,这必然是王氏的认定。而王士性的笔下,没有出现“邓城”,在游遍襄阳的情况下,他怎能对樊城西北不远的这座古老的遗址视而不见?他定是去了的。 鲁哀公十八年(公元前477年),巴人伐楚,围鄾。这是“鄾”自邓灭国之后再一次出现在史书中。当然,此时的“鄾”已是楚国邓县的一处屯聚,而当时之邓县处于被韩国压缩前的状态,是旧邓县,面积当与古邓国相等。既如此,如果邓国都、楚邓县治就在今“邓城遗址”。巴人为何围鄾而不围邓?鲁桓公九年楚及巴师围鄾。鲁哀公十八年巴人围鄾。想两座相距十余里的城池,邓城更重要过鄾城,为什么都是围鄾不围邓?这只能透露一种信息,鄾城在这里,但邓城并不在这里,鄾与邓,应有相当的距离。鄾城在春秋晚期仍然存在,直至晋设鄾县后消失。邓城遗址考古的结论,同样可在鄾城的名字上体现。 春秋时代,地广人稀,尤其是南方。邓国南北境相距假设为150里,那么邓国国都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位置上,当然也可能出现在距汉水十里的北岸。但鄾却不可能出现在这个十里的如此狭窄的范围内成为邓之南鄙,而鄾又确实存在于这个范围内,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邓城不在此地。结语:今河南邓州即秦汉穰县应属古邓国地 (2014-04-12) 古邓国之范围,东、西、南境已基本清晰,唯北境不详。有学者判断可达新野界。但我认为不够,汉南阳郡穰县,也应是古邓国地。可从史料中推理而得。 司马迁《史记》卷四十楚世家载:“楚怀王大怒,乃悉国兵复袭秦,战於蓝田,大败楚军。韩、魏闻楚之困,乃南袭楚,至于邓。楚闻,乃引兵归”。 韩魏联军“南袭楚”所至之“邓”,最大可能就是指当时楚县之一的“邓县”,若是指魏国召陵邑之“邓城”,那韩魏此行就不能称为“南袭楚”,当为“欲南袭楚”更为合适。 考《史记》:“韩襄王十一年,秦取我穰”,又“釐王五年,秦拔我宛”,而正是因为韩魏联军此次“袭楚至邓”的军事行动,使原属楚国的宛、穰两地后归韩国的缘由得以明了。也使“穰”地属于楚国邓县的情形可被逻辑证明。韩“至邓”必经申地,因此取楚申县而置韩宛邑,那么“穰”就可能属于楚申县,也可能属于楚邓县。但因“至邓”,更大的可能是属于邓县,此其一也。 《史记》、《战国策》均载:“韩北有巩、洛、成皋之固...东有宛、穰、洧水...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、棠溪、墨阳、合伯膊。邓师、宛冯、龙渊、大阿,皆陆断马牛,水击鹄雁,当敌即斩”。何为“邓师”?韩国名剑也。司马贞曰:“邓国有工铸剑,而师名焉”。可见邓师的源头在古邓国。而韩国的领土中有哪块与古邓国交集?名剑邓师从何而来?只能是穰。由此可见,韩名剑“邓师”必定产于穰地,穰地出“邓师”,可反证穰为古邓国之地。而且铸剑业为穰地特色。此其二也。 由此二证可得,古邓国北境:在穰。这一推理佐证了地方志中无依据的记载且更为明确。
北斗卫星图一图还原与历史记载吻合相符的襄阳、樊城、鄾城、邓国、谷国地望 大图
页:
[1]